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青岛第二中学介绍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8-12 17:44:08


现在家长对于学生的入学很关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学校。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青岛第二中学介绍,希望大家可以阅读。

全称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址坐落于崂山区松岭路70号。青岛二中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历年的入学录取成绩、高考成绩、竞赛成绩都保持青岛市第一,被公认为青岛最好的高中。无论是教学成绩、师资力量还是学校硬件在山东省都位居前列。学校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本,每年向全国各大高校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

学校现状: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位于青岛高新区,背依崂山,南临黄海,风景秀丽.学校建于1925年,195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264亩,共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2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56人,中级职称以上59人.省特级教师10人,市特级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优秀班主任1人,省教学能手10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市优秀教师7人,局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局级学科带头人8人,局级教学能手1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在职硕士30余人.

作为有着八十五年历史的名校,海的浸润与山的意蕴,成就了学校的“山海文化”,即以“仁●智”为核心、以“仁爱宽厚、灵动智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根植于深厚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确立了“深化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创建国际名校”的办学目标和“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目标,大力推进“成功园丁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和“开放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开放自主”的办学特色.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扎实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学习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素质发展目标,明确了二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色素质.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品质.学校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扎实推行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开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共开设学校课程达100余门;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显著,曾夺得两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两枚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高考成绩优异,近年更有300余名学生被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罗马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录取.

厚德载物育桃李,盛世建业谱华章.新的时期,青岛二中将以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与时俱进,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积极打造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历史:

1925年,青岛市公立女子小学校(现青岛江苏路小学的前身)中设立女子中学班,为青岛二中的前身。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共有25人,校长是连索兰卿女士。

1926年秋,又增加一个女子中学班,学生增至45人。

1927年8月,由於班次的增加,小学内已容纳不下,女子中学班迁出,设公立女子中学校,校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暂租用观海二路民房(现观海二路25号)为校址,校长由国文教员李岫华女士担任。

迁出后又因招收新生所租用校舍又容纳不下,于是又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间迁出,由胶澳商埠政府拨湖南路14号房产一处(现湖南路31号)为校舍。共有学生三个班,计37人,职员5人,教员7人,常年经费一万元。

1929年秋(民国十八年)因青岛市政府成立,校名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初级中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共计9人。

因为要增设高级班于1930年秋(民国十九年)迁至莱阳路26号(即太平路2号,现在青岛育才中学校址),该校址原为私立青岛中学旧址,系刘子善先生捐赠。内有教学楼一幢。迁校后增设高级班,改校名为市立女子中学,学生达290人,各项设施亦有所增加。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因学生逐年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又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大礼堂一座、教职工宿舍30余间。1933年教职员共26人,学生高中69人,初中176人,毕业生初中33人、高中11人。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开始,青岛市各级学校全部停顿。1938年1月10日(民国二十七年)日寇登陆,青岛沦陷。1938年1月17日日寇协同汉奸成立了伪青岛治安维持会,19日在维持会内成立了教育筹备处。这时市立女中在莱阳路的校舍已为日军占用,就暂用朝城路小学校舍暂为女中校址,任命连索兰卿为校长,并改校名为“青岛治安委员会会立女子中学校”。于8月9日、30日两天举行学生入学仪式,两次招生共收183人,于9月16日开学。1939年1月10日(民国二十八年)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成立,自10日起对以前维持会会立的各级学校一律改为市立,会立女子中学由此改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校”。

1944年8月2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日伪当局为了统一学校组织以便于管理起见。把由教会办的圣功女中、文德女中收归市办。改名为第二女子中学(圣功)、第三女子中学(文德)。该校由原市立女子中学又改名为“青岛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国民党政府接收了青岛。国民党政府在青岛恢复了战前设立的教育局,并对日伪时期的学校进行接收。接收后将市立女子第一中学的校名恢复为抗日前的市立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国民党接收前高初中共有13个班,学生共有621人。接收后增加到23个班,学生1427人,因教室不敷分配改为二部制上课。1946年秋,被美军占用的莱阳路校舍几经交涉腾出,于1946年11月迁回。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6月3日军管会接管小组接管学校。接管小组由王恒珍、王玉珍、林静三人组成。1949年由市人民政府市长马保三任命迟欣圃为校长,罗芒为副校长,王玉珍为教导主任,王景娴为教导副主任,杜祝三为总务副主任。女中接管后与校址在大学路的崂山中学合并,从此初中部开始有男生,校名改为青岛市立第二中学。

1949年9月26日开学后,学校为三三制,高中9个班,初中21个班,此时高中全部为女生,初中男女生都有。学校学生为1525人,女生1250人,男生275人,教职员共有94人。

解放后的青岛二中把在大学路原崂山中学校址设为分院,部分初中班和男生宿舍安排这里。从此二中校舍扩大,拥有本院、分院两处校园。另外在常州路有教职工宿舍五栋。

1953年,毛主席提出要办好一批重点学校的指示发表后,青岛二中[1]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

1960年,市政府把大学路二中分院改建成为人民会堂,便将太平路4号自来水公司仓库划归二中分院。

1974年,将分院内部分建筑拆除改建成教学大楼共有教室36间。

1979年,拆除了校本院内院原有的小平房建起了三层实验楼,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供学生实验课用,另有语音室、放映室等。

1980年,青岛二中又重新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7年,位于崂山区松岭路70号的新校区开始动工,被列为青岛市委市政府当年要办的十件大事之一。

1999年,崂山区新校区竣工,占地264亩。青岛二中高中部迁往新校区,改为寄宿制。初中部留在太平路原址,改名为青岛育才中学。此后青岛二中仅有高中。

学校地址:

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70号

以上的是学大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青岛第二中学介绍,希望家长和学生可以多了解一些学校,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学校。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