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初二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第2种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1-21 19:03:09


教案的书写有很多种方式,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节课,下面是我们学大教育为各位老师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第2种教案,我们尽可能的详细的为各位老师提供教案,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仪器材料:

锯条(0—30cm);橡皮筋、直木板、纸杯、火柴杆;截成两段的圆珠笔;鼓、泡沫小球;音叉及鼓锤;示波器;塑料盒;水杯七个、竹筷子.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两名女学生表演水杯琴

两名男学生制造噪声

那么,前者的声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我们称之为乐音,后者的声音(嘈杂刺耳,令人烦躁)我们称之为噪声.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乐音和噪声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

提出问题:水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竹筷子敲一遍;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我们大家用实验来探讨一下.

分组实践活动1:

①学生动手做图1实验,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锯条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也就是声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每秒振动一次叫1赫.每秒钟振动1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1000赫.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小实验1:教师出示截成两段的圆珠笔(可视为高矮不同的笔帽),请同学吹出声音; 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管乐器——笛子. 分组实践活动2:

②如图2实验:将橡皮筋一端绷在直木板上,另一端与纸杯相连且将纸杯固定在直木板上,用手按拄橡皮筋的不同部位(如A点, B点)学生聆听弦长、弦短的拨动,听音调的变化.从而得出音调跟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按 听

教师总结: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弦乐器——吉他、小提琴等. 交流讨论:

这三个小实验都是由于声源振动快慢的改变而引起音调的不同. 学生聆听 :不同频率的音叉音调不同,巩固赫兹的含义. 2.响度

教师创设情景引出响度的概念: “大声说话”、“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提出问题:

响度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通过实验来探究.

小实验2:

教师演示轻敲、重敲鼓面,引起泡沫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 教师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

学生得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教师总结: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就一定相同? 学生聆听;群马的马蹄声(由近到远) 得出:

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3.音色

做个小游戏:蒙上一位同学的眼睛,让他猜猜说话的同学是谁? 提出问题:

“不见其人,却辨其声”?如同一支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支歌,几个人同时演唱.人耳总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或是谁在演唱.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也就是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可能不同之外,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

那么同学们听听几种不同乐器声的声音,看都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以上都是我们凭感觉来辨别的,音色也是由声源的振动情况决定的,那么从波形上来观察一下,显然每一种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把音调 响度 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二、噪声及其危害 演示实验:

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 学生猜想:

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效果呢? 观察示波器:

用示波器观察音叉发出的声音和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的振动情况,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刮玻璃发出的声音的振动杂乱的、无规律的

教师总结噪声的相关知识内容

1.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客观原因)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主观感觉)

2.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一般15—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了50分贝会影响睡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病症.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

根据图表引导学声的来源、危害那么实际生活是(识图说明) 例:给噪声罩或加橡皮垫来

大的机器加隔音吸收它的振动, 生讨论分析:噪与防治 怎样控制噪声的

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音器,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 例: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 例:在高噪声车间里让工人配戴消音耳塞.

教师归纳总结:要辨证的看待噪声问题 3.噪声的防治: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减弱噪声最终是减弱人耳处声音的响度。

另:变噪为宝:(课下请学生看阅读材料) 除杂草 利用噪声发电 利用噪声来制冷 利用噪声除尘 噪声克敌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两个问题,乐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个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希望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或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我们学大专家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第2种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补充,方便学生理解。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