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中地理地图运用方法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4-01 22:15:29


地图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一把钥匙,面对地理的学习,我们大家一定要充分的运用好地图。那么对待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应该怎么去运用呢?接下来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给大家带来高中地理地图运用方法,大家认真去做吧。

一、有地图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地理课本、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学校订书时不一定订全,我们要求学校必须按照教材的配备订齐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但这些地图册还略显少了,并且地图的单项信息量少,不能应付高考。在用这些地图册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文的同学每人手里要配备一本大容量的地图册。

二、用地图

要求上课时力争每节课都使用地图册。在使用地图册时,我们在高一时要求学生认真读好书及配套地图册中的每幅图表,弄清图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绘制方法,图表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此类图还可以表现其他的哪些地理要素以及此类图的一些变式。在高二阶段,学生的文理科基本分开,这时期对学文的同学要求提高,必须按高考的要求来完成地图教学。在教学中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识图。从政区图、地形图开始,再配一些空白轮廓图,让学生边学边练,先掌握主要的地名,如高原、平原、山地、河流、大的岛屿、半岛,主要的国家,我国的省,主要的矿产地、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等。让学生做到胸中有图。第二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图表材料的分析,我们要求按如下步骤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①读图名,弄清所看地图反映什么内容;②读图例,弄明白图上每种地理符号的含义;这两项是读懂地图的基础;对统计图还要求读坐标、读数据、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选取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分析判断。第三阶段,图文转换,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进行知识迁移,能做到图图互换、图文互换、文图互换、图表转换。尤其这几年的高考,地图由过去的具体图到现在的抽象图,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强,如果没有图文转换能力,是很难应付高考的。当然对学生自身来说,图文转换则是提高他们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图文转换的前提是读懂图、会叙述、会绘图,这对将来写相关报告时作用很大。通过这三阶段的教学力争让学生能够完成对图表的综合分析灵活应用能力。高三阶段,在学生对地图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注意复习巩固,同时注意让学生运用图导法建立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化难为易;运用图、文、表互相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与原理。

三、勤加练习

地图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就需要经常看和经常练。我们用专项练习,让学生从对整体图到局部图,从平面图到立体图,从等高线图到剖面图,从景观图到示意图等练习下来,在高考前再把一些重要的区域的图让学生反复认识,并让他们以地图为载体,对区域地理做总结复习。

四、加大指导

一直到高三,还有很多学生看不懂地图,这一现象要求地理教师要加大对地图阅读的指导。如何指导学生,我们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让学生养成一良好的用图习惯。

在平时上课时,要求教师用图,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勤用图。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在多次用图过程中可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

2.地理位置阅读

地图中地理位置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但好多学生常忽略,从而使得读取的地理信息常常是不全的甚至是错误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理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其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是分析问题的前提,经济地理位置是分析问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地图上这几种位置都能表现出来,在上课时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3.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地理不是单纯的描述性学科,它是建立在对各种知识综合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在使用同一区域地图时要把本区域的相关知识都能叠加在一起。我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时有目的地把相关地图叠加使用,培养学生自觉叠加用图的习惯。

4.在读图时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注意通过读图发现问题。

各种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幅图中也有体现,读图时要注意发现和探究。如图中画出了经纬线交标注了经纬度,画出了海岸线,这些内容提供了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如果图中再有农作物的内容,读图时读出这引起内容,能进一步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

地图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功夫,在这里只是提一点小的建议,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高中地理地图运用方法的一些建议已经告诉大家了,对于地理的学习,大家一定要认真的把握好每一个细节,认真去做才能成功。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