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语文的是与非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11-18 13:14:08


很多同学苦恼自己的语文成绩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若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这对同学们的成绩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语文的是与非,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

近年来语文学界聚焦讨论“真语文”,主流观点为“让语文回归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等,其中也不乏“去除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元素’”等声音。当前语文教学中究竟有哪些“非语文元素”,为何会出现这些“非语文元素”?这应是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的。

根据当前语文学界的讨论,一般认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元素”主要有:媒体使用泛滥、合作学习太假、表演成分过多、课堂追求热闹、德育渗透泛化、评价过于多元,等等。当媒体使用过度时,已不再是媒体辅导教学,而是技术占领语文;当评价过于激励时,探究便一味崇尚个性,答案已没有底线标准;当自主过分凸显时,合作成了热闹形式,独立思考已严重缺失。凡此种种,严重背离了课改初衷,语文教学失真走样。

然而,我们需要深思,这些“非语文元素”是否应该全盘否定,究竟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所谓“非语文元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可见,凡是利于语文教学的、凡是利于语文学习的、凡是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我们都可以拿到语文教学中来,让语文充实起来,让语文丰满起来,让语文多彩起来,让语文智趣起来。

但要注意的问题是,“拿来”的语文资源,不可用以替代语文自身,否则辅助教学资源用多了,就会产生“非语文元素”现象,语文课就会“变形”。譬如琴棋书画,语文课上借助用以言语训练与文章习法则可,若让学生练起琴棋书画来,那就变成艺术培训课了;音像视频等媒体,用以辅助语文学习则可,倘若处理不当喧宾夺主,那就偏离语文本位了;即便是教师的导学案等教学思路,制作成了丰富多彩的幻灯片,若是教师被自己的“牛鼻子”牵着走,这语文课的“变形记”也就难免了。因此,语文教学中语文元素的“是”与“非”,其实就是对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利用的“度”的问题。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是”与“非”的“度”呢?一个根本的标准,就是要弄清语文课要让学生获得什么。

语文课与数学课、化学课、历史课、体育课等不同,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言,语文课的任务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谓“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对于母语的听说读写等的综合素质与运用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无论是从前所称之“国文”“国语”,还是现在所称之“语文”,其着眼点始终没有脱离过“语言”这一属性。因此,立足学生获得语言的立场,语文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学好语言、用好语言,并以此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可见,判断语文“是”与“非”的标准,就是看这些元素是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是否有利于学生学好和用好祖国的母语,是否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如果选用唱歌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记诵和理解古诗词,那就不妨在语文课上唱一唱;如果深入田间劳动有助于学生体验生活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那就组织一次主题体验写作活动;如果通过艺术类表演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那就举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赛、微讲坛。形式不拘一格,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

课堂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教学是为学生学习而存在的,语文课是为学生学习母语而存在的。语言的学习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教语文是为了学生学语文。因而,语文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价值观,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形式,灵活地教学生会学、学会并用好祖国的语言。

“让语文回归语文”,让语文“姓语名文”,就是要将“非语文元素”转化为“真语文元素”——这其实是一个“定向适量”的功夫。“定向”就是明确语文教学形式的表达方向,即要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标准;“适量”就是要准确把握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形式的“度”。语文教学既有其人文性的一面,故可以“博而取之”,大胆“拿来”;语文教学又有其科学性的一面,故又须“节而用之”,不可操之“过度”。如此,方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联结点”,将“非语文元素”转化为“真语文元素”。

总之,语文新课改涉入深水区,语文教学中出现一些“非语文元素”,确实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然大可不必视若洪水猛兽,更不必将其一概否定。我们要做的是科学选择和使用各类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和组织各类语文活动,始终如一地为学生语文学习着想,服务于学生母语水平的提高,如此必然能够坚守语文本体和本位。

以上是语文的是与非的基本内容,我们学习语文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学习语文的同时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